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7-09-24

星期一:今日不宜开会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南桥 K:kh>fn,F3  
8-);R8a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Ari!v]  
<;cp=l+ B  
! ~$p(f<n  
t-AXX  
kLXEKs'  
1N^|\K*__  
]d_M]'l|&  
=`MD{\2~jg  
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里有句这样的话:“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同样,星期一那天我们几个部门都想用一会议室开会,我看了看历书,也掐掐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开会。”和二诸葛不同的是,我能拿出一份研究报告来。 ec'R-C'k  
B[El5!-  
nS #=b+,  
hp$%bDr)  
加拿大心理学家、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教授德比•莫斯考维茨(Debbie Moskowitz)在她的一项研究中,为我们画出了一幅一周工作节律图。根据她的研究,人们在一周之内从事不同任务,其效率会有很大不同。电影《朝九晚五》(Office Space)中,三个白领员工一到星期一就发闷,需要到小馆子喝咖啡才成。那里的侍者都这样招呼: “又犯星期一综合症了?”而此影片中的另外一句经典台词是:“统计表明,星期五是炒人的最佳时间,最省心。” iNC8{U $  
g:nB+mX5F  
%r<VCZhc  
8NoGdO  
莫斯考维茨的研究使得这样的零星观察更为细化,也更有指导性。她认为一周的前半部,人们的精力旺盛,态度和行为比较激进,到了一周末尾,人的精力开始下降,却也更易通融。 Ya n]VR/  
87I  
Fl`@98:hq  
NvuD,2Jg6  
wCwm |P#t  
(~a:Qx1@  
莫斯考维茨将她这份研究报告发给了我。在报告中,按照主导性(dominant)-顺从性(submissive)、亲和性(agreeable)-争吵性(quarrelsome)几个行为倾向,对人一周的行为规律进行的研究。从研究报告上看,人的顺从性在星期四最高,而星期二则是主导性最高的时候。将这四方面属性的起伏组合起来看,我们会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结论: NZ$q.&po  
50<3z6&  
_|;F4{: [[  
XEN6piw_b  
星期一确实是我们常说的黑色星期一。双休之后,人体的生物钟往往还没有调解过来,没有在24小时结束后,自动归零,而不知不觉地延续到“第25小时”。因此,星期一是员工请假的高峰日。 Mu[WgIH<B  
^xX+>hc  
z0dds {D  
W5}rdvafC  
我的实际观察确实也验证了这个结论。星期一请假的人确实最多,制造请假借口的创意也最活跃。有人说他车胎轧了蜗牛,爆了。有人说他外婆死了。有的人让外婆死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活不过星期一。由于人手减少,星期一上班的员工压力最大。 Bh 7H_j >  
 yH*\d{  
x)k{,`o  
'o# hkQ  
研究表示,星期一得心脏病的机会比平时高33%。看来星期一不是埋头做事的好时候,这时候最好分派任务,规划,设定目标。由于星期一大家心情都不好,不要在这时候去处理矛盾,把一些人的心脏病气发。总而言之,星期一的时候大家都要悠着点,不能太冒进。 1*tiyj2(  
Ko~%{zs[)  
 xbpZLMt  
CjJVeV&{  
星期二工作效率最高,产出最大。星期二上午十点到中午这段时间,人头脑最好使,不如将一些难啃的骨头留待此时去啃。同样有趣的是,星期二下午也是网上求职的高峰期,有家网上招聘公司发现,星期二下午是其公司网站流量最大的时候。 z@qHgjU9  
U? z[!He  
=t>b@Z  
eb#Oe7L  
我发现我的博客读者流量,也是星期二下午最大,尚不知此现象如何解释。对组织来说,不如利用此时间,安排员工一周内最有挑战性的任务,免得大家没事想上网找工作跳槽。 }Yr?h"H4l  
#s+wv|#  
LejjzV0g m  
'P(nC<  
星期三是一周的转折,此时大家精力还是很好,且思路活跃,最有创造性。莫斯考维茨指出,这一天是制定战略、开展“头脑风暴”的最佳时间,也是决策技能最能得到发挥的时候。有鉴于此,她建议这一天可安排会议。她还认为这一天财务人员效率最高。看来星期三跑去炒股不错。 V 4e<kK  
(Q `X{p=  
>O'.74F:O  
NfB3dV  
星期四基本上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时候人们在一周开始时的雄心和精力均已下降,却又对即将到来的周末充满希望。星期四到了,星期六还会远吗?这时候人也变得比较通融。如果你要找老板求加薪,最好选择星期四,因为总体上说,星期四的时候人最好说话。那么同样,这种时候去找客户,客户向你妥协也最有可能。 q`*(+N-  
R|EHV F$  
Z9@N%i+4)Z  
W #&fJ[V  
研究表示,星期五的时候人们最容易冒险。莫斯考维茨发现,这一天参加其研究的人员喜欢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另外,熬到了星期五,人们总希望一周事一周清,一些一周内纠缠不清的事情,大家都喜欢这个时候来个了断。星期五大家也需注意出行安全,这一天司机也更愿冒险,且有很多人赶时间参加星期五安排的工余活动。星期五是交通事故高发期,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比平时多出13%。 r ^f$\/"  
,LfkvVe  
{q4IKwQw  
m !; qQ  
对于中国朝九晚五的员工来说,上述结论可能略有不同,比如自驾车上班的还是少数,星期五交通事故比例更高的结论未必适用。此研究是针对人员行为所总结的概率。作为一个理论,还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如《信息一代:数据如何统治世界》(Information Generation: how data rule our world)一书所言:我们必须用数据把理论拷打得抱头痛哭才是(beat the theories until they squeal) 。莫斯考维茨的研究是一起点,应该引领更多同等性质的行为研究。 h Sqz  
[lG} 8Y  
231P^'bMX  
Aho=aH_u`l  
收到报告后,我又对莫斯考维茨教授进行了电邮采访,问她研究结果会不会有文化差异,比如对中国人是否适用。她说差异不是没有可能,比如有些文化中,人的行为可能更多受制于其它因素,比如地位的变化,情境的变化。不过她接着强调,只要工作周期都是五天,那么她认为这些节奏就是大同小异。 fo7(s9]c  
]GqH$4 Z#  
jgm -{W  
0.T\N;JU#  
在邮件中,她又补充说,机械地给一周每一天开出“宜”与“不宜”其实很困难。她说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并不稳定,而是有起有伏,我们与他人交互的过程中,我们的行为存在节奏或曰周期。”如果留心,一个人总可找到发挥最佳业绩的规律。 ~V(&R s  
Y&xj}(G  
0(ccIRO  
C{R@f*j7E  
事实上,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古老国家。莫斯考维茨似乎是在无意中闯进了一个充满奥秘的魔衣橱,那里已经有很多中国先贤在恭候了,只是他们没去使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而已。 y1ig9  
oB.NRw  
zT*5#:b_   
[80rZi+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了一种境界“御六时之辩,以游无穷。”掌握了时间应用的规律,反而可以超越时间。 #?kAvd4u  
vle|Q[w  
)D/V[\TI  
RL-[ ejP  
我在几个美国城市都曾看到过《高效能经理人的七个习惯》作者柯维(Covey)的专卖店,店中有其时间规划的小册子。可惜它并未对不同时间段的潜力明确区分。时间不仅是量,也是质。时间与时间并不对等。时间就是金钱,被误用的时间就是分币,乃至假钞。星期一上午写建议书,效果和星期二上午写一定不一样。现在要做的,是发现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发挥最佳。 Jvi?4!7  
*/5oZc@N(  
=`X =q8  
B6~TCf2k6  
套用一个流行的说法,或许也有一个2.0版的时间管理:你发现出你一周的周期,应时而动,从而将效率发挥至极致。必要的时候,你也要了解同事、上司、下属、客户、供应商一周的节奏规律。所谓时机,不过是你找对了人,找好了时间,做了合适的事。 ?8p[|*>&]  
l> Wrp5  
?VpI&rR  
* `@p3S  
过去,这话说了等于没说。现在,莫斯考维茨的研究总算给了我们一点实际的指引。 bTjOsH  
yoJy^UQI(v  
ev+( ,N  
Wr+ix d!  
比如,星期四去找老板商谈加薪吧,那时候他还好说话。不过别忘了,你的老板或许也发现了此规律,正磨刀霍霍,准备星期五裁人呢。 {`sS|. j  
']d@O}  
q&JxE`^Gyb  
SR8 V  
作者:南桥,美国马歇尔大学课程设计师 iGKAUEc  
[Z<Fq4&&  
作者邮件:berlinf@yahoo.* !4j:m\!  
]b=Avqsy  
博客:[url]**.ftchinese.*/ftblog/u/nanqiao[/url] zf .=  
a.`EK(QwJ  
3b92wpZ;  
`C5(t&Wi  
jT"lreG  
['2 -P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6206)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