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3!{/83
现场管理实务培训讲义 {{>=u:/
一、 现场管理基础 DqYQQYeo:?
(一) 现场的概念 @
(9U}
广义上指企业从事开发、生产与销售活动的场所。狭义上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地方。本讲义指制造产品的场所,因为现场往往是最受管理部门忽视的领域。管理部门若能注重“现场”,则会发现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使公司经营得更为成功、更有利润! Gm3j](hz
(二) 现场与管理 :H2cL-$H
1. 对现场两种不同的认知 a/S7QTbJ
2. “现场中心主义”方式 |6tT0
aZe
*; 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是管理人员担任一个现场指挥的角色,他们提出工作的指示,供现场人员执行,以追求较高的效率。 ^2>)4DP
*; 现场中心主义认为现场不但要对生产负责,也要对质量及成本负责,而管理人员则从旁协助。 [v@B(
(三) 现场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Lz3B .|@
1. 准备作业标准; JRbhhcjN
2. 训练员工,并确保作业员遵照工作; y}T2[]qsNf
3. 改善标准以改进现状; (YZx>sB
4. 注意异常现象,并立即加以处置; sIC2q
d
5.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vG|FPnQV
二、 现场改善 nk-gLy
(一) 改善的概念 =htK3p
改善意指持续不断的改进。隐含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较少的费用来改进工作方法。改善的基本观念和体系: Whn~E!Ie
1. 改善与管理 bS)E{Ex
(1)管理的两项主要功能:维持(Maintenance)与改进(Improvement) ica!
}L
² 维持:指从事于保持现有技术、管理及作业上标准的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标准所需的训练和纪律; _wp_oFr
² 改进:则是以改进现有标准为目标的活动。 [N*OL=EH
(2)改进的两种形式:改善(Kaizen)与创新(Innovation) &vH.oS8o|
² W ~\2ji
改善: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产生的诸多的小步伐改进而逐渐累积而成;强调要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来达成目标,而这些都是一种常识性和低成本的改进方式。 V( tx396U
² 创新:则是借助大笔资源投资于新技术或设备而产生突破性的改进。 UqyQA-C|V
h %-} j
2. 过程与结果 |1"0j81s<
“改善”着重于“过程导向”,因为要改进“结果”,必须先改进“过程”。许多公司改善活动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轻视“过程”。因此在“改善”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最高管理部门的承诺和参与。 }NC|dgX
3. PDCA循环/SDCA循环 0@%jC[
(1) 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XAIQ])m\t
² 计划:建立改善的目标; _b(#;lq
² 执行:依计划推行; g?9qTw-
² 检查:确认是否按计划的进度在实行,以及是否达成预定的计划; y>[sk wo\
² 处置:新的作业程序的实施及标准化,以防止原来的问题再次发生,或再设定新的改进目标。 J534!EHh
(2) SDCA循环:标准化(Standardize)—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R0L`7NT
在当前的流程(工序)中,每当发生异常和问题时,必须反复问自己下列问题: = LDO0
² 是否因为没有标准而发生的? S`xNv0;`e
² 是否因为没有遵守标准而发生的? elr;~MjwYG
² 或者因为标准不适当而发生的? v( `J3Y(
惟有建立了标准,而且确实遵守,以将当前的流程稳定下来,才能再进入下一个PDCA的循环。 Iv1HS2
4. 品质第一 Hv:P5~e$
就质量、成本、交货期三个主要目标而言,要经常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因为不管价格和交货期的条件对顾客多么有吸引力,若质量不好,最终会失去顾客。 Z_;iJB&b
“质量第一”的理念,特别需要最高管理层的重视,因为管理人员经常会屈服于交货期和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对质量妥协让步,最终可能危及企业的声誉。 "lXUq>
5. 用数据说话 O"XLg&M\|
“改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了解及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收集及分析相关的资料,以确定问题的真相,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最终把问题解决。 zHm?(n
(
[例]: /m
Z&,K
表2.1 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数据 2;iWPs/yI
效率生产率产出数量/总投入工时 bSpA
品质一次合格品率一次合格品数/总数 >~`Sg&
产品总合格率合格品数/总数 wMJpsjT
客户投诉件数实数值 g1J.^11
交货延迟交货天数实数值 ]n
kW`AeJ
按期交货率按期交货批数/应交货批数 U^!*8|\0O
设备时间可利用率(负荷时间-停止时间)/负荷时间 n
|D
S
F
平均故障时间故障停止时间合计/停止次数 b^JUj>o`
仓库完成品滞留天数完成品平均在库金额/月平均销售金额 L3'XYAs
成本产品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产量 GD' /;(b
人力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 Z.?[t9?-
离职率离职人数/总人数 "|Kg%obqH
……….……….………. `@%-j$
6. 下一流程(工序)就是顾客 ]Q1~ m4
下一流程工序就是顾客,就是承诺绝不将不合格品或服务往下一流程(工序)送。当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能按此理念行动时,外部的市场顾客最终也能收到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MZ=u,E
(二) 现场改善的基本原则 -:VQM
1. 环境维持5S \ADk:
借由环境维持,员工学习和实践到自律。没有自律的员工是不可能提供良好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给顾客的。不实施5S的企业,将不会被有潜力的客户考虑。 2wCa2
2. 消除浪费 ).~2L>Z]i
消除浪费,可作为改进生产力和降低作业成本的最有效方法。“改善”着眼于在现场消除浪费,而非以增加投资来增加价值。 Fhy(%.sr}
3. 标准化 (Gq|/?G
标准化可以定义为做事的最佳方式。为确保质量,在每一个流程里,要维持一定的标准。维持标准,是在每一个流程里,确保质量和防范错误再发生的一种方法。 O$2f W$a
在现场导入良好的“5S”,可以降低50%的不合格率,再加上标准化,又可以再降低新数字一半的不合格率。 8)gn~)N5
(世界级改善大师—今井正明[日本]) <H,M $Y
(三) 现场改善活动 +#9B4e P4
² 全面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TQC/TQM) y-R^`4&AxO
² 及时生产方式(JIT) t"KM_/
8C
² 现场环境改善(5S) {T7@{TN8@
² 全面生产维护(TPM) 8vg B8 bO
² 目标管理(MBO) @P{c
² 提案建议制度 /sMzl2;p
² 自我管理团队 JhT6+yx}
(四) 现场改善的终极目标 ng
#B
现场改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善产品的质量(Q)、成本(C)和交货期(D)。 iNAmD4z
(五) 现场改善的工作方法 L;guIW
1. 先去现场 Mo c_|L
当问题(异常)发生时,各级管理人员应当立即到现场去,站在那里观察事情的进展,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千万别在办公室听汇报。 QCrX"WH
2. 检查有关物件/问题 x sJ;n=D
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部发生故障的机器、一件不合格品、一件被损坏的工具、退回来的产品、甚至是一个客户的抱怨。 5^bkQK,U
3. 当场采取暂时处置措施 (
~& z!:
当现场发生问题,管理人员到现场仔细检查后,应当场采取处置措施。但是,暂时的处置措施,仅仅是排除了问题的现象,并没有找到机器停止的真正原因。 sjh%=f5N
4. 发掘真正原因并将之排除 *aB%k/w02
发掘现场原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持续地问“为什么?”直到找到问题的原因为止。 Ogf/Z;
[案例] 假设你看到一位工人,正将铁屑洒在机器之间的通道上。作为主管你应如何做? ,-QI:hguI
问:“你为何将铁屑洒在地上?” >A7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