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3万名中国的工程师,这和3万名美国的工程师,成本会是一样吗?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公平。但他们的价值、创造力可以说几乎一样,甚至中国人比美国人还强一点,中国人不像美国人要享受生活,中国人是工作第一。因此,我觉得中国企业家很幸运,上帝照顾了我们,把这么优惠的东西放到我们这边来。但是,我们为什么搞不过他们?因为我们过去只懂管工人,不懂怎么把工程师组织起来。‘中国制造’今后的优势还很大,关键是利用好中国的高级人才和低级人才,让其淋漓尽致地发挥。”王传福如是说。 Kb"yrpt
UFd_V5[<m
王传福所谓的万人工程师队伍,大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大学生。他不迷信海归专家,也不喜欢请“空降兵”,他更喜欢用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中国的学生多聪明,他们缺的只是机会。”王传福的用人观不仅是说出来,而且是表现在实际的工作中。现在王传福直接领导的7个副总裁中,绝大部分是从学校一毕业就进入比亚迪的,比亚迪汽车销售总经理夏治冰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md@d]Hbis
}{n[ :GE
比亚迪汽车销售总经理夏治冰是1998年北京大学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他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王传福亲自到北大来招聘,当时的比亚迪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而且企业人数不到2000人,可是王传福就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他是第一个敢进北大招聘的民营企业家。 Q(7z\
Z
W:!O<HW3
在招聘面试过后,王传福请大家吃饭,夏治冰和他的很多同学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招聘的企业,饭桌上王传福谈的全是想怎么把比亚迪做大做强,希望同学们能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也许是被王传福的激情感染,很多同学都纷纷加盟比亚迪。 ^%!'fp3^
$+ 5lk
事实证明,同学们当年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们不仅选对了行业,也选对了老板。夏治冰进比亚迪后,发现锂电池事业部只有几十人,他的工号是第72号,今天光这个事业部就有2.6万人。那一年之后,应届毕业生开始以每年翻几番的数量进入比亚迪,到2006年,毕业生的招聘数量已达到4000人。 _wbW
0PB\
v2sGoaOmgj
王传福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刚毕业的学生在比亚迪被委以重任。夏治冰进入比亚迪的第一个任务是为锂电池事业部寻找20万的贷款。刚刚走出校门,对社会知之甚少,比亚迪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民企,夏治冰在寻找贷款的过程中四处碰壁。 ',|6zJO
s?A!l|
o
夏治冰没能完成公司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觉得很受伤,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广泛地与一些金融机构、银行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中国银行某个支行的行长听了夏治冰的介绍后,看好比亚迪的成长性,提供了200万的贷款,夏治冰赢得了自己在比亚迪的第一个自信。 4~o ??
Qp< #*e
在被调往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之后,夏治冰继续沿用着王传福的用人理念,任用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组建自己的团队。他时刻为新来的毕业生搭建发展和奋斗的舞台,正如当年他所走过的路一样,这些新人的第一个任务通常是同一些资产规模达数千万的经销商谈合作、做生意。 Rs{lbT
S9?c=FHi
H
G\"`R4
B
LC|<gTTh
王传福相信刚毕业的学生,并尽最大可能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B 1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