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秀美的江南小城、200平方米的大房子、上下班十多分钟的车程、时不时可以去父母家蹭饭……前不久的同学聚会上,老同学描述的生活状态,让李女士艳羡不已。 x)f9 t*
;u^GEW0
在北京奔波打拼的李女士,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能在人才济济的首都谋得一席之地,也曾让她的同学和朋友非常羡慕。 C1?/]K{^gs
w06*nz?
而现在,李女士却不知道当年的选择是错是对。职场上激烈的竞争,每天花费三四个小时奔波几十公里去上班、为孩子上学支付的高额择校费,还有北京举国皆知的高房价……这一切,都是她每天睁开眼睛就要面对的“麻烦事儿”。 ~R/\4)Kg
<1MAZj}&
大城市繁华却“居不易”;小地方安逸,可又单调。选择大都市的紧张刺激还是中小城市的平静闲适?李女士的纠结是摆在许多应届毕业生面前的现实问题。 67c*v1Ru)?
8FL)4WG.=Y
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yNEv\CB
>pl|ImFS$
不同的统计资料都表明,“京、沪、穗、深”曾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次之。如今,在大城市生活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却使“事情正在起变化”: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 F{@hNU
;o
HmClpZo
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网络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7761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34.2%的人就业首选省会城市或发达的地级市,其次是普通地级市(26.4%),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降到了第三位,约为24.7%。 SFt0
Hj
r8e9S
2
当光荣与梦想遭遇冷峻现实 g\'&<A
d%}Gmb-u
燕山大学汉语言专业2010届毕业生周颖现在北京一边实习一边奔波于各个招聘会,几周下来,感觉今年北京市各单位招聘意愿不强,相对竞争也更激烈,她表示不排除去较大的二线城市发展的可能,“感觉竞争会小一些,成功几率也大点。” pr_ n<)8
b@: ^J
“我为自己当初放弃大城市感到庆幸。”2009年国庆前夕,拿到新房门钥匙的那一天,李洪涛心里踏实而欣慰。
x #Do.I)
HG`?)i,
在青岛理工大学读书期间,和所有同龄人一样,李洪涛也一直有个大城市梦,他早早就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上去首都。“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北京作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IT行业人才需求大,肯定有我的用武之地。”当时的李洪涛踌躇满志。 )2`)=u1
{r
3{6T@k
2007年毕业前夕,在经历了几十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无果,海投数百份的简历最终石沉大海后,李洪涛发现,曾经的就业观念多么地不符合实际。严峻的就业现实让李洪涛毅然放弃了当初北上的梦想,选择了回山东老家文登市发展。 @*@,HEL
W@0Y:%;
在老家县城,李洪涛轻易地拿到了某公司的offer。“基本工资1700元,管吃住”。李洪涛对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偶尔跟同事和朋友下下馆子、购置些衣物,几乎没有什么别的花销,每个月能省下1200元左右上交父母。 0V8i>8J
AT)4MT)C;o
工作两年后,在亲朋的资助下,他在县城中心买了85平方米的大房子,正式成为有房一族。“现在"80后"不都讲究有房有车吗?接下来就是车子了。”李洪涛说,他看中了整体性能比较符合家庭标准的比亚迪F3。 Vat2^%&
T>cyY56+$
当被问及当年的大城市梦想,李洪涛说,“所谓的大城市情结不过是学生时代一个美丽的梦吧。在校期间可能不会考虑到一些现实因素,比如人才竞争和生活成本等”。 ]$ H\>ex2
xyM`!5
其实,像李洪涛这样放弃大城市梦想,回流中小城市发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rjuN)KUJ
`uk4REr-US
麦可思发布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在2008年“211”院校的毕业生中,在地级及以下城市的实际就业率高达44%。 =
8J$ h+
Kg|_=r
繁华属于城市,我要的是生活 L
:H3zeCG
-h".
n6
北京大学2010届研究生李彤彤,在自己的就业选择中很坚定地删除了类似“京、沪、穗、深”这样的大城市,留下的都是一些二三线的中小城市。 I!S+|' u
mue3Jv-&8
顶着名校的光环,加之中小城市对人才的稀缺,她并不很担心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出路。她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就无法享受到大城市现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她坦言,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待在生活节奏较慢,生活舒适度高的中小城市。 eT-U|1y3,$
&Nv=ap$D
江西蓝天学院2008届毕业生谭健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深圳发展的机会。2007年,专攻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他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当时公司已经有意向接纳他,但他在同学和朋友不解的目光中选择了离开。“在深圳打拼的话除了能力之外必须具备好多条件,深圳房价那么贵,除去高昂的房租,还有和朋友聚会吃喝的花费,基本就属于月光族了。”谭健说他主要考虑到未来的生活质量。“我大概算了一下,在深圳每月赚3500元的生活质量不及在这里挣1800元。” ];t]k=?c
O%d=Z[|
所谓的“这里”,指的是甘肃正宁县下面一个乡镇。谭健现在镇政府担任办公室文书职务,过着朝九晚五的悠闲生活。鉴于公务员在当地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声望,谭健也提前过上了期待的“中产阶级”生活。 W#&AIYG
sdR'k% Y"
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是许多回流发展的大学生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夏雪也深有体会。她目前在山西大同一家企业报做采编工作。学新闻专业的她对这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很满意。“在这里起码我还算得上是一枚金币吧,在大城市连尘埃都不是!”夏雪用略带夸张的语气告诉笔者。 n*.4VE`
n#0\#9LAf
2007年毕业后,她曾在天津工作了3个月,深深体会到了在大城市打拼的艰辛。“没有房子、亲人、爱情,属于一无所有吧。” ~!G5GZoy
dCh&bc735
比起“北漂”的姐妹们,夏雪说她当年还算条件好些的。她还记得去年去北京找同学玩时看到的情景:只有20多平方米的阴暗地下室里,密密麻麻挤了3张上下铺。加上柜子和6个人的行李,屋里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9}))&7s
m
<[!A'8
夏雪认为,中小城市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机遇多,竞争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B`Lmp_!,t
&^2S51J
“还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否、热闹与否是它自己的事,与我无关,我要的是生活。”夏雪最后补充道。 qwqr[ & |